环境因子
了解和掌握土壤的水分、营养等供给状况,拟订合适的施肥、、通气等管理方案,补充微生物和植物在对污染物修复过程中的养分和水分消耗,可提高生物修复的效率。一般来说,土壤盐度、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与生物可利用性及生物活性有密切关系,也是影响污染土壤修复效率的重要环境条件。
对有机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时,添加外源营养物可加速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对PAH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表明,当调控C:N:P为120:10:l时,降解效果佳。此外,采用生物通风、土壤真空抽取及加入H2O2等方法对修复土壤添加电子受体,可明显改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与程度。此外,即使是同一种生物通风系统,也应根据被修复场地的具体情况而进行设计。
1.污泥含水率高,未脱水的污泥含水率大于90%,初步脱水的污泥含水率高达80%,塑性土细碎,会造成在运输过程中流失污染环境。
2.细菌滋生。不仅会造成了视觉的污染,而且为其他的有害生物滋生提供了场所。
3.大气污染。污泥堆放在露天会散发出臭气和异味,日晒风刮,细碎,污染物颗粒会给大气造成污染。
4.污染水体。经水浸泡的污染物伴随污水流入河道,会污染到地表水,进入地下水。
5.含有重金属。如不加以控制,则可能污染土地,然后会随着食物链送到餐桌上。
物理分离修复技术主要是应用在污染土壤中无机污染物的修复技术上,它用来处理小范围的污染土壤,从土壤、沉积物、废渣中分离重金属,恢复正常功能。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土壤介质及污染物的物理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污染物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包括:依据粒径大小采用过滤或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依据分布、密度大小采用沉淀或离心分离;依据磁性特征采用磁分离手段:依据表面特性采用浮选法进行分离等。多数物理分离修复技术都有设备简单,费用低廉,碎石土泥炭细碎,可持续高产等优点,但是在具体分离过程中,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要求污染物与土壤颗粒的物理特征的差异显著,特别是当土壤中有较大比例的黏粒、粉粒和腐殖质存在时很难操作等等。
姓名: | 张经理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610651726 |
业务 QQ: | 271093953 |
公司地址: | 山西省长治市北环大辛庄村口北100米开发区 |
电话: | 0355-5831043 |
传真: | 0355-5831043 |